《金瓶梅》第八十七回,当潘金莲经历了在西门府八九年的风云后,再遇武松,她想到的是武松“出落得长大,身材胖了,比以前又会说话”。仿佛武大郎之死、她嫁入西门府的事都没有发生过。
而当她听到武松想以100两银子把她娶回家时,她依然痴情不改,心想:“我这段姻缘,还落在他手里。”
于是,不等王婆叫她,她自己就从帘子里跑了出来,答应了这桩婚事。
她以为这是她这辈子唯一主宰了自己命运的一次,却没想到迎来的是她生命的终结。
武松把潘金莲骗娶过去之后,把她"旋剥净了",香灰塞口,揪翻在地,"先用油靴只顾踢他肋肢,后用两只脚踏他两只胳膊。"
他这是用打虎的手法,对待一个活生生的女人。
然后他说:“淫妇,自说你伶俐,不知你心是怎么生着,我试看一看。”
于是,他用手去摊开她胸脯,说时迟,那时快,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之一剜,剜了个血窟窿,那鲜血就冒出来,那妇人就星眸半闪,两只脚只顾登踏。
整个过程异常惨烈、血腥,不亚于《水浒传》中的“血溅鸳鸯楼”。金莲心中爱上的第一个男子,便是如此与她度过了新婚之夜。
很多人疑惑,武松杀潘金莲之前为什么要剥光她的衣服?不仅仅是《金瓶梅》,《水浒传》中写武松杀她,也是扯开了她的衣服。
如果说《水浒传》中武松扯开了她的衣服是为了制造争斗的场面,来给自己减轻罪行。那么在《金瓶梅》里,他把她的衣服全部剥光大可不必。
对此,哈佛大学田晓菲教授在《秋水堂论金瓶梅》中的解释是:这段文字所使用的是潜藏着性意象的暴力语言。
安排金莲死于和武松的"新婚之夜",以"剥净"金莲的衣服代替新婚夜的宽衣解带,以其被杀的鲜血代替处女在新婚之夜所流的鲜血,都是以暴力意象来唤起和代替性爱的意象,极好地写出武松与金莲之间的暖昧而充满张力的关系,以及武松的潜意识中对金莲的性暴力冲动。
武松是潘金莲的初恋,而武松在从前的那个雪天,对她也是动过心的,只是他克制住了。
而他在得知兄长武大郎被她药死,以及她跟西门庆的奸情后,杀她一方面是为了报仇,另一方面是泄恨,两人之间有暧昧不清的情愫。
耐人寻味的是,武松在对她动刀前说:“淫妇,自说你伶俐,不知你心是怎么生着,我试看一看。”
而在本书的第二回,在武松拒绝了潘金莲,将要离开清河县之前,金莲哭着走下楼梯,说的最后一段话是:“既是你聪明伶俐,恰不道长嫂为母……”然而没想到,当武松反过来说她“伶俐”的时候,下一步却是让他死。
作者把金莲之死描写得如此狂暴、凄惨、鲜血淋漓,让人感受不到一丝报仇雪恨的快感,反而心生怜悯。
潘金莲生前,自打遇上西门庆之后,做了很多坏事:药死武大郎、谋害李瓶儿母子、跟女婿陈敬济通奸……但是以这样的方式死亡,实在令人齿寒。
绣像本眉批:"读至此,不敢生悲,不忍称快,然而心实恻侧难言哉!"就连作者写到此处,也情不自禁地感叹:"武松这汉子,端的好狠也!"
其实潘金莲对不起武大郎,但并没有对不起武松,她一见到他,不管是刚开始还是到最后,都是满心欢喜地想要嫁给他。而武松却以这样的方式跟她拜堂了……
有些人认为,《金瓶梅》中安排武松假装与金莲结亲,骗得金莲、王婆来家,然后关上门,用如此流氓又残忍的方式杀死二人,这种做法不符合《水浒传》中武松的"英雄性格",有辱他的形象。
然而,《金瓶梅》对武松的塑造,是脱离了《水浒传》而另起炉灶的,我们不能把《金瓶梅》的武松视为《水浒传》武松的延续。
而且,武松在《水浒传》中的形象本身就有残暴凶狠、冷酷无情,又流氓卑劣的一面。
他在大路十字坡张青、孙二娘所开的黑店里,看破孙二娘不是好人时,故意说风话挑逗孙二娘,后来又假装被蒙汗药迷倒,趁机抱住孙二娘,将其压在身下……这些都是非常"流氓恶毒"的做法,充满了恶俗的性趣味。
所以,在《金瓶梅》里,作者设计实行骗婚,并剥光衣服,极其残忍地杀死潘金莲,是符合《水浒传》里武松性格的。
性与死本来就是一对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概念,这里,金莲所梦寐以求的与武松的结合,竟然是在这死亡当中得以完成。
潘金莲之死,是悲剧性的,因为她固然造下了罪孽,但她本人也一直是命运的牺牲品,是许多不由她控制的因素的牺牲品。
假如当初不是遇到西门庆和王婆,她不至于变成一个嫉妒成性、心狠手辣的女人。她一辈子追求情欲、爱欲,第一次爱上武松,武松出于所谓的正义道德、英雄气概,不搭理她。第二次爱上淫棍恶霸西门庆,却自此走上一条不归路。
在《水浒传》里,为了拔高武松的英雄形象,他对潘金莲是没有动心的,只觉得反感。而《金瓶梅》里,他对这个女人有性上的欲念,只是这人天生看不起女人,且嗜杀,残暴无情,所以才会拒绝她,最后杀了她。
《水浒传》里武松的标签是“英雄”,然而《金瓶梅》里展现了这个英雄背后仇视妇女、凶残无情的本性。武松杀潘金莲前剥光她的衣服,深层上说是男人对女人既充满欲望,又充满仇视的态度。
其实“厌女”才是武松的标签,也是从前男尊女卑社会里的普遍现象。如果男人不能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女性,那么女人的爱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。
0 评论